sim07-2025-09-13

目錄

宵夜吃什麼不會胖?3 種健康食物推薦,深夜也能安心享受!

宵夜吃什麼不會胖

在夜深人靜時,肚子咕嚕咕嚕叫的聲音,總能喚醒我們心中對美食的渴望。下班後、追劇時、或是讀書到一半,一份熱騰騰的鹽酥雞、一碗香氣四溢的泡麵,甚至是冰涼甜膩的冰淇淋,這些深夜美食的誘惑,往往讓人難以抗拒。然而,享受美味的同時,腦中總會浮現一個擔憂的念頭:「宵夜吃什麼不會胖?」。因為「宵夜」這兩個字,彷彿天生就與「變胖」畫上了等號,許多人為了維持體態,只好忍痛放棄這份小確幸。但事實上,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觀念,挑選對的食物,你也能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,不必擔心體重增加,真正擺脫宵夜帶來的罪惡感。

為什麼宵夜總是跟變胖畫上等號?

許多人直覺認為,只要在晚上進食,就更容易囤積熱量。但這個觀念其實不完全正確,變胖的根本原因,不在於你什麼時候吃東西,而在於你攝取的總熱量是否超過身體消耗的總熱量。之所以人們總把宵夜與變胖連結在一起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
吃對時間比吃什麼更重要?

當我們在深夜進食時,身體的代謝率會相對較低,這段時間攝取的高熱量食物,若沒有足夠的活動去消耗,就更容易轉化成熱量儲存起來。此外,夜晚也是身體休息與修復的時間,過晚進食會加重腸胃負擔,影響睡眠品質,而睡眠不足又會影響體內荷爾蒙分泌,進而導致食慾增加,形成惡性循環。所以,儘管吃宵夜本身不一定會讓你變胖,但選擇在正確的時間點進食,絕對是控制體重的關鍵之一。

 

關於吃對時間,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:

  • 代謝率降低 深夜身體的代謝會變慢,此時吃東西更容易囤積熱量。
  • 影響睡眠 過晚進食會增加腸胃負擔,影響睡眠品質。
  • 荷爾蒙失調 睡眠不足會影響飢餓素與瘦素分泌,導致食慾大增。

錯誤食物選擇,讓熱量爆表

大部分人選擇的宵夜,都屬於高熱量、高糖分的食物,像是炸雞、泡麵、甜點或含糖飲料。這些食物不僅熱量驚人,且營養價值低,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熱量。例如,一份炸雞排的熱量可能就超過500大卡,若再加上一杯珍珠奶茶,單單宵夜一餐的熱量就可能遠超過你一天所需的熱量。

 

常見的宵夜地雷食物:

  • 油炸類 鹽酥雞、炸雞排、薯條等,油脂含量高,熱量驚人。
  • 精緻澱粉 泡麵、餅乾、白麵包等,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,促進脂肪囤積。
  • 含糖飲料與甜點 珍珠奶茶、蛋糕、冰淇淋等,高糖分會導致熱量超標。
宵夜食物

宵夜吃什麼不會胖?掌握 3 大原則

要讓宵夜吃得心安理得,同時又不會造成身體負擔,其實是有訣竅的。只要掌握以下三個飲食原則,就能讓你聰明吃、安心睡,跟變胖說掰掰。

少量、低熱量、低GI

宵夜的首要原則就是「適量就好」,目的是為了緩解飢餓感,而不是為了吃飽。如果你肚子真的餓了,選擇熱量較低的食物來墊墊胃,讓飢餓感消失即可,千萬不要把宵夜當成正餐。一個簡單的參考標準是,宵夜的熱量最好控制在200大卡以內,並以體積大、熱量低的食物為主,像是無糖優格、一小把堅果或一份燙青菜。

 

此外,選擇低GI(升糖指數)的食物也非常重要。GI值是用來衡量食物造成血糖上升速度的數值。高GI食物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促使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,將多餘的血糖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。相反地,低GI食物能讓血糖穩定上升,減少胰島素分泌,進而降低脂肪囤積的風險。例如,可以選擇無糖豆漿、蘋果或番茄等,來取代高糖分的甜點和飲料。

蛋白質優先,澱粉最後

在宵夜的食物選擇上,建議以優質蛋白質為優先。蛋白質不僅能提供長效的飽足感,消化時間也比碳水化合物長,有助於穩定血糖。而當我們攝取蛋白質時,身體會需要更多能量去消化,這個過程稱為「食物產熱效應」(Thermic Effect of Food),無形中也能幫助消耗部分熱量。

 

舉例來說:

  • 優質蛋白質: 茶葉蛋、水煮雞胸肉、無糖豆漿、低脂牛奶、無糖優格。
  • 避免精緻澱粉: 泡麵、餅乾、麵包、白飯等。

高GI的精緻澱粉,如白米飯、麵包、餅乾等,則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,促使脂肪生成,應盡量避免。如果真的想吃澱粉,可以選擇地瓜、玉米或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原型食物,它們的GI值較低,能提供更長的飽足感。

補充膳食纖維,增加飽足感

膳食纖維不僅可以幫助腸胃蠕動,促進消化,還能提供強烈的飽足感。當你感到肚子餓時,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可以有效抑制飢餓感,避免吃下過多食物。此外,膳食纖維也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,是宵夜的好幫手。

 

可以選擇的富含纖維的食物:

  • 蔬菜: 燙青菜、生菜沙拉(不加高熱量醬料)、小黃瓜。
  • 水果: 蘋果、芭樂、奇異果。
  • 原型澱粉: 一小塊地瓜、一根玉米。

透過補充膳食纖維,你可以用更少的熱量,就達到足夠的飽足感,減少對高熱量食物的依賴

宵夜吃什麼不會胖?掌握 3 大原則

3 個習慣減少想吃宵夜的慾望

三餐均衡,避免極端節食

許多人因想要體態管理而過度節食,導致晚餐吃得太少,結果在深夜時段飢餓感爆發,這種狀況被稱為「報復性進食」。確保你的三餐營養均衡、份量足夠,尤其晚餐可以增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攝取,這兩種營養素能提供更長時間的飽足感,穩定血糖,自然就能減少想吃宵夜的慾望。例如,晚餐可以選擇一份清蒸魚、搭配燙青菜與一小碗糙米飯,不僅吃得飽,也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。

多喝水,分辨飢餓或口渴

人體有時會將「口渴」的信號誤判為「飢餓」,尤其當我們長時間待在冷氣房、或是在乾燥的環境中。在想吃宵夜時,先喝一杯溫水無糖花草茶,等個10-15分鐘,觀察自己的感覺。你會發現,很多時候真正的「飢餓」感可能就此消失了。保持身體水分充足,不僅能幫助代謝,也能有效減少不必要的進食

早睡早起,規律作息

作息不規律是導致深夜進食的一大主因。熬夜會讓體內的「飢餓素」濃度上升,同時抑制「瘦素」分泌,這兩種荷爾蒙的失衡,會讓你更容易感到飢餓。此外,當你熬夜時,通常也會感到精神不濟,這時大腦會渴望高熱量、高糖分的食物來迅速補充能量。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,不僅能改善身體代謝,也能從生理上有效減少宵夜的誘惑

3個習慣減少想吃宵夜的慾望

除了食物與習慣,善用保健食品輔助調節

在掌握正確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同時,某些保健食品也能作為輔助工具,幫助你更有效地控制宵夜慾望,或是改善因飲食不均造成的困擾。

 

  • 益生菌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,腸道菌相平衡與否,會影響身體代謝、情緒,甚至對食物的渴望。補充益生菌,能幫助維持腸道健康,間接改善因腸道菌失衡造成的宵夜慾望。
  • 膳食纖維補充品:如果你平時較少攝取蔬菜水果,膳食纖維補充品(如洋車前子、葡甘露聚糖等)能提供飽足感,幫助延緩餐後血糖上升,也是宵夜時的好幫手。
  • 維生素B群:維生素B群在身體的能量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,充足的B群能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將食物轉化為能量,避免因代謝緩慢而導致的疲勞感,進而減少對高糖、高熱量食物的依賴
  • 消化酵素:對於常常覺得吃完晚餐還不夠滿足、或是腸胃蠕動較慢的人,適度補充消化酵素能幫助分解食物中的澱粉、蛋白質與脂肪,減輕腸胃負擔,讓養分更快被吸收利用。當消化效率提升,不僅能降低飯後脹氣不適,也能減少身體因「沒吸收好」而誤以為餓的訊號,進而降低宵夜慾望。
消化酵素

FAQ

選擇對的食物,宵夜確實能吃得健康又無負擔。文章中公認越吃越瘦的深夜食物,主要指的是低熱量、高蛋白、高纖維的原型食物,例如雞胸肉、無糖豆漿、燙青菜、地瓜或燕麥等。這些食物能提供飽足感,幫助身體修復,同時避免熱量超標,讓你聰明吃宵夜不怕胖。

會。雖然變胖的關鍵是總熱量,但吃對時間點能讓身體代謝更有效率。建議在睡前2至3小時吃完宵夜,讓腸胃有足夠時間消化,避免影響睡眠品質。如果真的太晚,可以選擇少量、好消化的食物,如無糖豆漿或幾片小黃瓜。

錯誤觀念會導致你做出不健康的選擇。許多人認為「只要吃宵夜就會胖」,反而會導致白天過度節食,讓深夜的飢餓感報復性爆發,最後吃下更多高熱量食物。學會判斷食物的GI值,控制好份量,並從根本解決想吃宵夜的慾望,才是維持體態的長久之計。

關鍵在於養成健康的習慣。你可以透過以下三個方式來減少對宵夜的依賴:

  1. 三餐均衡: 避免極端節食,尤其晚餐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纖維。
  2. 多喝水: 有時飢餓感只是口渴的訊號。
  3. 規律作息: 充足的睡眠能幫助平衡體內荷爾蒙,減少深夜飢餓素的分泌。

可以,但要選擇對的種類。高GI的精緻澱粉(如泡麵、麵包)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,促使脂肪生成。若想吃澱粉,建議選擇富含纖維的非精緻澱粉,例如地瓜、玉米或燕麥等原型食物,它們能提供更長的飽足感,是更健康的宵夜選擇。

總結

宵夜吃什麼不會胖的答案,並非單一食物,而是綜合了正確觀念、食物選擇與生活習慣。從今天開始,拋開對宵夜的罪惡感,學會聰明吃,選擇低熱量、高蛋白與高纖維的健康食物,並掌握黃金進食時間。你會發現,夜晚的飢餓感不再是負擔,而是一場可以享受的健康旅程,讓你輕鬆擁有理想體態,夜夜好眠。

參考資料來源:

 

  1. Harvard T.H.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. (n.d.). The Problem with Late-Night Eating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hsph.harvard.edu/nutritionsource/learn-about-food-and-nutrition/healthy-eating-plate/
  2.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(NIDDK). (n.d.). The Science of Appetite and Hunger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niddk.nih.gov/health-information/digestive-diseases/gastroesophageal-reflux-disease-gerd/eating-diet-nutrition
  3.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(NCBI). (2018). The effects of a high-protein diet on energy expenditure and body weight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6057211/
  4. Mayo Clinic. (n.d.). Dietary fiber: Essential for a healthy diet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healthy-lifestyle/nutrition-and-healthy-eating/in-depth/high-fiber-foods/art-20050948
  5. WebMD. (n.d.). What Are B Vitamins?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webmd.com/diet/what-are-b-vitamins
返回頂端